研究生學位論文“二次查重”的結果與思考
摘要: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針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不端行為已經采取了措施,主要是通過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簡稱“知網查重系統”)來防范,但隨著系統使用的普及,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抽查筆者所在高校授予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二次查重”,發現了新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保障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嚴肅性。
關鍵詞:研究生;學位論文;“二次查重”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學術成果,也是評判研究生授予學位的重要標準。但在學位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學術不端行為近年來也是不斷頻發,從博士到本科生,各個階段均有涉及,不僅違反者眾多且發生頻繁。由于這種情況的發生,絕大數高校都采取了通過各類信息數據庫對畢業生的學位論文進行比對查重的方式,控制學位論文的質量。
筆者所在高校研究生院學位辦從2010年起,通過各類信息數據庫對每屆畢業的研究生進行查重,從一定程度遏制、減少了學位論文抄襲的現象。但隨著系統使用的不斷普及,學生從查重系統中也找到了一些漏洞,且學校也收到了一些老師和同學的反映。為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及授予學位的嚴肅性,筆者對2016年全年授予學位學生的最終提交論文進行了論文二次重復率抽檢工作,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學位論文“二次查重”結果分析
(一)總體情況
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次檢測仍采用第一次檢測的系統進行檢測,且與第一次檢測時選取的對比數據庫也完全一致。本次共抽檢各類博士、碩士學位論文1604篇,發現重復率檢測不合格論文(論文相似比超過30%)18篇,此次不合格的18篇論文均為碩士學位論文,出現問題的學院占我校學院總數的50%。本次抽查的1604篇研究生學位論文在學位申請者提交論文評審之前,學位辦對每一篇論文進行了檢測,均沒有發現問題。
(二)“二次查重”不合格論文特點
1.兩次查重結果相差較大。在“二次查重”不合格的重復比率上,18人中,重復率最高的為75.85%,最低的為30.29%,兩次查重結果之差最高的達到66.33%,最低為16.98%,且沒有出現問題的其他學院也均存在有論文重復率接近不合格線的情況(重復率超過25%),這些學生在第一次查重時,重復率均明顯低于第二次查重結果,說明這些學生在兩次查重之間,對論文進行了調整。
2.涉及到的學院眾多。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我校學位論文重復率存在比例較高的學院較多,占到學院總數的一半,其中以經管理學院的問題最為嚴重,不僅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44%,且重復率的比率都相對較高,問題最為嚴重的幾篇論文均為經管學院,涉及到多個學位類別。
3.不合格論文重復率比重高。在重復率方面,重復率最高的一篇論文重復達到75.85%,比我校要求的重復率不合格比率30%高出2倍以上,重復率最高的3篇論文,重復率均超過50%,分別為75.85%、61.86%和50.97%。存在問題的學生主要以全日制學制的學生為主,且多為學術型碩士。
4.人文經管類論文不合格情況較為嚴重。經管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此次不合格論文的“重災區”,共有11人不合格,超過了不合格人數的一半以上。通過研究發現,相對于工科類論文而言,文科類論文實證部分內容較為簡單,且論文整體文字性內容較多,比工科類論文更容易抄襲。同時,網上的資源相對更豐富一些。
5.多為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在二次抽查的18篇不合格學位論文中,僅有2人為在職攻讀研究生碩士學位者,其余16人均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由于目前我校在職碩士研究生采用全部雙盲評審,而全日制研究生采取抽取比例的方式進行盲審,對學校的論文審查制度,查重方式較為了解,這便使得一些“別有心機”的同學利用查重制度上的漏洞,規避論文審查。
二、目前查重審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英文文獻無法查重
現有的各類論文重復率檢測系統還不能實現對外文文章的重復率比對。筆者高校采用的檢測系統僅有中文論文數據庫,導致近年來我校在論文重復率檢測的過程中,對外語類學位論文都沒有進行重復率檢測,均按重復率檢測通過處理。所以無法預知我校外文類論文的抄襲情況,對于學位論文的合格審查只能通過論文外審。
(二)數據庫本身存在局限性
當前全國各高校采用的萬方、知網、維普這3大主流檢測系統,通過這些檢測機構已有的數據庫進行比對,但各個數據庫的資源并不是相通的,存在局限性。除此之外,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各類數據信息資源較多,外文數據庫都沒有被查重系統收錄,且期刊論文網絡錄入的時間也比紙質期刊發表的時間要滯后幾個月左右,并且對于報紙、網絡來源數據均無法查重,因此,現有的論文查重系統均有自身的局限性。
(三)檢測系統不夠智能
目前使用的重復率檢測系統僅能檢測純文字性的數據,如果作者將抄襲的文字編輯到圖片或公式中,則無法進行判斷,其次,查重系統無法對其文字性內容/邏輯性逐一排查。這樣會出現個別學生將復制的內容改成圖片或者將個別文字重復性的編輯多次,復制在文章中,從而逃避系統的檢測。
(四)存在查重“真空”
由于筆者所在高校目前采用在學位論文送審之前先查重,如若檢測出有問題的論文,即可直接推遲3個月后再答辯,其他不用參加雙盲評審的同學,在學位答辯之前查重。這樣便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刻意提供刪減、修改后的論文“查重”版本,等查重通過審核后,再添加,恢復原有的論文內容,從而逃避查重審核。
三、完善學位論文數據審查的對策建議
(一)使用多套查重系統
目前筆者所在高校主要采用的重復率檢測系統為萬方數據檢測系統,比對數據庫主要包括期刊數據庫、學位論文數據庫、會議論文數據庫和網絡數據信息庫這幾個方面,收錄學術成果術大約在2600萬篇左右。其他兩大常用數據檢測系統(知網、維普)收錄成果數更多一些,且這些檢測系統的查重比對檢測技術也各不相同,同一篇論文在幾個數據庫的檢測結果也不相同。因此,在未來的論文檢測時,將使用萬方、知網兩個查重數據庫同時進行學位論文查重審核,提高查重工作的準確性。
(二)采用查重、盲審論文統一制
由于現在論文查重采用提交電子版論文,論文送審采用紙質版,為了防止學生在論文送審和查重之間提供多個版本的論文,可采用網上論文評審的方式進行論文評審,對學位論文采用查重論文、盲審論文統一制。
(三)調整論文查重的時間節點,采用多次查重
為了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授予的嚴肅性和公正性,徹底杜絕學生利用查重時間上的漏洞,可調整對查重審查的時間安排。將查重審核放到正式答辯之后,學生在修改論文之后提交,并且直接將提交的論文作為最后提交版本。除現有的正常查重時間結點外,還可采用多次,多時間節點的查重方式。如可增加在校學位會開會之前,提前收集各學院學生電子論文的最終版進行二次查重,如若發現問題,可在開會之前解決處理。
(四)增強導師的監管意識
在提高檢測手段和檢測方式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導師對學位論文的監管意識,導師作為研究生在校期間的第一責任人,在查重論文提交之前,要提交給導師本人,導師審核無誤后再發送至學校,同時,規定查重論文的提交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由各學院秘書統一提交,過期不再審理。
當下,我國現有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整個社會氛圍較為浮躁,學生急功近利的心態比較普遍,學術道德意識十分薄弱。作為研究生工作的管理人員,維護學術公正的道路依舊任重道遠。雖然我校各個學院會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教育宣講,但并未深入人心,要通過不斷改進和健全現有的管理規章制度,挖掘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問題根源,加大對違反規定制度人員的處罰力度,加強學術誠信與學風建設,營造良好校園的學術氛圍,統籌規劃培養體系和教育任務,將學術道德教育落實到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去,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學位授予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作者:田原暉
- 上一篇:中國知網查重系統怎么注冊 2019/6/14
- 下一篇:知網查重vip5.1更新升級至最新版5.2 2019/3/19